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刀剪生意下滑债务缠身,张小泉90后二代“临危”接班后该怎么办
家核优居 2024-06-27 14:30:03 来源: 扬子晚报

🌰"微信流水账单可以办签证吗"⚱️【——溦:155-7599-7328——】☣️刀剪生意下滑债务缠身,张小泉90后二代“临危”接班后该怎么办.

  第一财经 作者:刘晓颖

  张小泉剪刀是知名的中华老字号。2021年 9月,张小泉(301055.SZ)上市, 首日收盘总市值超过50亿元。

  但好景不长,上市后的张小泉业绩出现下滑,股价也是腰斩,如今公司的总市值不足20亿元。

  日前,张小泉发生工商变更,张樟生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张新程接任。

  而今年5月底, 张小泉发布董事会换届公告,实控人张樟生不再担任董事长,也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由另一实控人张国标之子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则获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张樟生与张国标为兄弟关系。

  从管理层和实控人构成来看,张小泉有典型的家族企业特征。按照天眼查,新掌门张新程生于1991年,而其兄弟张新尧则生于1996年。新老交替,家族的90后二代走到台前接班,但他们要面对远不止卖剪刀那么简单,而是家族企业连带的一系列问题。

  浙商瞄准百年金字招牌

  全国知名的张小泉的剪刀生意已经做了近400年。由于出名早,历史悠久,全国各地都有张小泉的商号,外加上此后张氏后人早已家业转手变卖以及各种历史原因,张小泉的商标之争一直存在。

  但无论如何,在刀剪领域,张小泉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这块金字招牌在一些商人眼中,极具价值。

  2007年11月,张氏兄弟旗下的富春控股集团与杭州的张小泉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富春集团斥资1.2亿元左右,以增资扩股和收购张小泉集团职工持股会的方式,获得了张小泉集团70%多的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富春控股集团创建于1992年,总部位于上海,此前所涉及领域主要有港口物流、建材工业和地产开发。公司分别在上海、杭州、嘉兴、舟山等地从事商业地产开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港口物流方面同时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设了上海港、杭州港、舟山港等基地。

  彼时,有媒体问张国标为何自家企业业务与刀剪产业毫不相关却想入主张小泉?张国标当时回答,富春集团并购张小泉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我是富阳人,从小就知道张小泉,对家乡传统的民族品牌可谓情有独钟;第二,近年来富春集团在家乡做了大量投资,首选之地就是杭州。第三,也是富春集团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张国标看来,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建筑业、地产业都有一个生命周期的局限性,而像张小泉这样的刀剪五金行业,作为老百姓日常必需的消费品,其产业必将是永恒的。

  2012年,富春完成了对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的控股,又于2014年收购了原股权持有方的全部股份。

  在结束了品牌历史遗留的纷争难题后,2018年,张小泉完成股份制改造,开始寻求更大平台。同年,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落户阳江江城银铃科技产业园。项目用地面积8.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5亿元。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超3000万件。2020年,张小泉已具备剪具年产量2681.2595万把/套/件,销量2931.6416万把/套/件,产销量109.34%;刀具产量659.796万把/套/件,销量620.8918万把/套/件,产销率94.1%;另有套刀剪组合169.3806万把/套/件以及其他生活家居用品等。

  2021年,在9月6日,张小泉正式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暴涨近400%,市值53.18亿元。

  张小泉上市从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张氏家族成为富豪。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张国标和儿子张新程以110亿身家,排在第647位。

  可惜好景不长,上市后,张小泉的路走得并不顺畅,且麻烦不断。

  品牌遭遇信任危机,业绩连年下滑

  张小泉在上市前的销售其实表现尚可。2018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逐年上升,分别为4.1亿元、4.84亿元、5.72亿元、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80万元、7230万元、7721万元、7873万元。

  上市次年,公司突然遭遇 “拍蒜断刀”的事件。2022年7月,有消费者用张小泉菜刀拍蒜,菜刀却断了。她带着疑惑去询问张小泉菜刀售后客服,得到的答复是“菜刀不能拍蒜”。这一事件在消费者将其发布在网上后迅速引发讨论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质疑,并非消费者用法不对,而是张小泉的菜刀质量有问题。

  此后,品牌方给予道歉,并给消费者作出了相应赔偿,但舆论并未因此消停。2023年1月,张小泉上榜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热点榜单,主管部门警示张小泉菜刀不能拍蒜,必须尊重消费者权益。为尽快削弱拍蒜门等事件带来的影响,这家公司剑走偏锋组织员工刷单,于2023年11月被查。据信用中国网站披露,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系张小泉全资子公司)受张小泉委托,于2022年12月至次年4月期间,在电商平台为自家产品组织刷单控评。其中,在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刷单,形成销售额约7.84万元。杭州相关部门对此查实后,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金25万元。

  此后,从业绩上来看,张小泉有些一蹶不振。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27亿元,同比增长8.75%;净利润为4149万元,同比下滑47.3%。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11亿元,同比下滑1.82%;净利润约2511.83万元,同比下滑39.48%。

  今年5月,深交所向张小泉发出年报问询函,内容包括净利润下滑原因、管理费用持续增长原因、募投项目持续亏损原因、公司是否仍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等等。

  张小泉回复称,自2022年7月起遭遇的品牌舆情事件影响了公司2022年和2023年的业绩。 而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舆情事件的影响,张小泉的品牌宣传费显著增长,销售费用也随之增长(品牌宣传费属于销售费用的一部分)。

  张小泉认为,公司净利润、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大幅下滑主要系:受外部环境和品牌舆情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降,市场推广费、品牌宣传费等投入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增长;“阳江张小泉智能制造项目”自2021年末开始陆续转固,折旧费用大幅上升,产能释放、产线扩充不及预期,固定成本无法被有效摊薄;公司产品更新速度不及预期,给整体业绩带来了不利影响。

  频频易帅,企业谋转型

  上市三年,张小泉的“掌门人”已换了三任。

  断刀门过去没多久,2022年12月,张小泉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张国标决定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以及战略决策委员会召集人、委员职务,并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汪永建决定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以及战略决策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委员职务。二人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据公告披露信息,张国标与汪永建任期原定于2024年5月结束。

  彼时接棒张国标的并非外人,而是其兄弟张樟生。自2018年5月起,张樟生便就任公司董事,同为公司实控人。

  但目前看来,张樟生接手后,张小泉的经营状况未能转好。

  天眼查显示,张小泉集团持有上市公司48.72%股权,为张小泉第一大股东;张小泉集团则为富春控股集团旗下100%控股公司,后者则为张国标与张樟生共同所有,两人分别持有富春控股集团80%和20%股权,注册资本共计8.43亿元。

  今年3月,由于张小泉集团未能及时归还1.28亿元借款,张小泉集团、张国标、张樟生等多方被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5月,富春控股集团关联方未及时偿还一笔3亿元的借款,提供连带担保责任的上市公司实控人张国标、张樟生兄弟又被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同时二人也被采取“限高”措施。

  尽管张小泉公告多次回应表示,上述被执行情况“尚未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给出意见为,“若债务无法及时清偿、债权人债务人等各方不能达成和解、控股股东和部分实际控制人资信情况进一步恶化或引发其他诉讼,未来公司可能会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

  由此,作为上市公司的张小泉方面或是出于风险考虑,对公司管理层作出相应调整。二代的接棒也是“迫不得已”。公司在前述公告中称,为规避董事任职资格风险,张樟生未被提名为新一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回到上市公司来看,张小泉的主营业务刀剪的收入在这三年徘徊在5亿元以上,2021年至2023年分别在5.26亿元、5.64亿元和5.61亿元。

  众所周知,刀具属于耐耗消费品,复购次数少、使用寿命长。咨询公司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以终端销售额划分,2020年中国餐饮加工用具市场中,除包含张小泉在内的头部企业以外,其余企业份额均位于2%以下。

  为了寻求突破,张小泉也在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新品布局,公司表示已在以刀剪具产品为主线的基础上,围绕厨房家居场景等进行多元布局,目前产品分为刀剪具品类、厨房五金品类、家居五金品类三类别。记者在张小泉的官网上看到,目前公司除了传统的刀剪等,还开发了果蔬清洗机、高压锅、茶具等。不过,目前来看,厨电、五金业务在公司收入中占比还相对较低。2021年-2023年,公司的厨房五金收入分别为1.49亿元、1.83亿元和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65%、23%和-9.62%。家居五金业务,收入则在8000万元以内。

  张小泉方面表示,公司高管团队调整后,相信年轻化的高管团队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创业热情、国际化视野与开拓创新性思维,为公司发展注入活力。而“临危受命”的二代将带张小泉走向何方,还有待观察。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