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既“灵”又“活”,让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灵活就业者
家核优居 2024-06-25 14:31:38 来源: 闪电新闻

⚾️"一个人流水的成语是什么"♑️【——溦:155-7599-7328——】👈既“灵”又“活”,让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灵活就业者.

  在苏州,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的灵活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6岁,七成以上为80后;在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的灵活就业人员中,新市民占比77.18%。在重庆,参与公积金缴存的灵活就业人员中,新市民、青年人缴存的资金占缴存资金总量的85%以上。随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范围的稳步扩大,越来越多灵活就业的年轻人有望通过公积金助力安居梦。

  _______________

  “有用人单位的人”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这是很多人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刻板印象”,如今,这一“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不少选择灵活就业的年轻人在买房时往往会有一个困扰:他们手头不宽裕,没有固定单位,收入也不算固定,往往无法申请住房贷款。随着住房公积金政策覆盖面的扩大,他们的难题已经有了新解法——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通过缴纳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当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范围正在稳步扩大,在重庆等6个首批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增加了济南等7个试点城市,助力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稳业安居。

  近日,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13个试点城市有49.37万名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比上年年末增长124.10%。未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将帮助他们更早实现“安居梦”。

  最大限度适应灵活就业者需求

  住在重庆郊区的陈理(化名)和妻子没想到,他们这样的小店经营者也会成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受益者。

  陈理和妻子在重庆开了一家服装店,并以此为生。两年前,他们就想在重庆中心城区买个小三居改善居住条件,也方便孩子就近上学,当时商业贷款利率也高,购房压力比较大,两口子一直在观望。

  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政策法规处处长张化友向这对夫妻介绍道,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行缴存住房公积金,与在职职工享受一样的贷款权益,按照存款年利率1.5%计息,并且对于未使用住房公积金的灵活就业者,再给予0.6%的利息补贴,相当于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存款利率达到了2.1%。随后,陈理便选择了按月缴存的方式。

  今年3月,他和妻子已经使用公积金贷款在重庆买了房。他说,“很划算。”

  “当刚性住房需求遇上优惠政策,两者‘一拍即合’。”张化友说,自2021年8月起,重庆市通过降低参与门槛、丰富缴存使用方式、加大保障力度等方式,吸引灵活就业群体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截至目前,重庆市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人数超27万人,缴存金额突破8亿元,在全国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不少灵活就业者已经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去年8月至今,重庆已累计为400多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了公积金贷款1.6亿元,相较于商业贷款,这可以为他们节约利息约3700多万元。

  灵活就业人员最明显的特征是不稳定性,针对这个群体的住房公积金政策要讲究既“灵”又“活”。

  张化友表示,在重庆,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频次、额度以及提取方式都非常灵活。他们可根据自身需要和收入水平,自主选择按月缴存、一次性缴存或自由缴存;还可以灵活使用,灵活就业人员在贷款前可提取支付房屋租金,不影响贷款资格,也可随时销户退出,缓解生活压力,贷款后可使用缴存资金冲还贷款本息,减轻还款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灵活就业人员遇到家庭困难,需要取出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救急,很担心这会影响其之后购房时的贷款资格。

  张化友表示,灵活就业人员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后,可申请的贷款额度可能会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延长缴存期限来提高贷款额度。以按月缴存的灵活就业人员为例,可以选择将缴纳公积金的期限进行“展期”,例如,其原本缴纳12个月可以申请贷款,那么可以申请缴纳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展期”后,其贷款额度会随着缴存资金增加而提升。他说:“最大限度适应他们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灵活就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他们的贷款需求。”

  为了不断适应灵活就业的需求,去年7月,苏州也升级了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政策“工具箱”。

  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蔡昊延介绍,升级后,苏州实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人员“全覆盖、无门槛”,缴存方式“灵活交、随时调”,使用政策“分类用、随意退”,参与体验“强补贴、方便办”。

  在苏州,灵活就业人员可享受开户即享100元的“开户缴存补贴”“新增资金额外1%利息的年度缴存补贴”,如果加上账户存款利息目前是1.5%,当年新增缴存资金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2.5%。

  政策升级后的效果逐步显现,截至6月17日,苏州新增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10万人,增幅超过570%,新增实缴人数位于同期试点城市首位。据蔡昊延统计,截至今年6月17日,苏州累计有18.6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与此同时,也为更多刚需购房家庭减负。截至今年5月末,苏州市共发放灵活就业人员贷款1249笔、9.42亿元,户均贷款额度75.42万元,支持购房面积13.48万平方米,相比商业贷款,预计可帮助灵活就业人员节约利息超1亿元。

  灵活就业人员异地缴存问题正在破局

  “年轻群体成为参缴主力。”蔡昊延表示,从年龄分布看,在苏州,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的灵活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6岁,七成以上为80后。在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的灵活就业人员中,新市民占比77.18%,他表示,正应了那句话:“在苏州的外地人,在外地的苏州人,都可以缴存灵活就业者类的住房公积金”。

  目前,重庆市参与公积金缴存的灵活就业人员中,新市民、青年人占比达70%以上。张化友介绍,从缴存上看,新市民、青年人缴存的资金占缴存资金总量的85%以上,“他们是参加试点的主力军。”

  从使用上看,在重庆参加试点的新市民、青年人申请贷款人数占贷款总人数的60%以上,绝大多数是首次购房,所购住房大多面积在90-144平方米之间,其中半数为新建商品住房;同时,新市民、青年人的租房提取人数也较快增长,目前已占租房提取总人数的50%以上。

  重庆90后夫妻薛先生和谭女士都是灵活就业者,分别在重庆从事网络直播和餐饮服务行业,一直在重庆租房的他们,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的受益者。

  为了两个孩子读书,薛先生和谭女士打算在重庆中心城区购买一套大房子,在详细咨询试点政策后,两人以一次性缴存方式各自缴存了43750元。去年10月,两人在重庆两江新区看中一套面积138平方米、总价209万元的住房,以夫妻参贷和组合贷款的方式,申请了公积金贷款120万元和商业银行贷款26万元,买下了这套大房子,为他们节约贷款利息支出近20万元。薛先生说,“这确实是一项惠民政策。”

  当下,一些年轻的灵活就业者还面临另一个困境:他们往往远赴他乡就业,在他乡缴纳住房公积金,当回家乡置业时,却无法使用公积金贷款。

  张化友谈到,重庆在全国率先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四川建立成渝两地灵活就业缴存人权益接续与互认互贷机制,四川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重庆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享受同城待遇。

  去年10月,重庆发放了全国首笔灵活就业人员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贷款,获得这笔贷款的是在成都工作的周先生。他和妻子通过灵活就业人员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贷款,成功在重庆办理了67万元的异地贷款用于买房。周先生表示,“现在的政策太好了,让我们买房更加方便了。”

  张化友表示,下一步,重庆将推动实现贷款权益在更多城市互认。

  让制度红利惠及更多灵活就业人员

  当下,住房公积金的保障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更多灵活就业者在期待更好的政策落地。

  例如,在苏州,住房公积金的保障范围从“单位人”延伸至还未工作的“校园人”。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尽早住上自己的房子,但没有途径申请低息贷款。

  苏州推出了“筑梦苏城”工程,支持高校毕业生自愿设立公积金个人账户,毕业10年以内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贷款额度上浮50%,支持其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公积金,以公积金“缴+贷+租”全方位服务体系,鼓励全球青年人才来苏创新创业,也减轻青年人的住房支出压力。

  一方面,这可以助力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提前实现“安居梦”;另一方面,在各地“抢人大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各地可以通过该策略提前锁定人才。

  去年11月,蔡昊延走进苏州大学宣讲“大学生也可以交公积金”政策时,遇到了小陈。当时小陈还是苏州大学的大四学生。她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在苏州安家。她向蔡昊延咨询了半个多小时。蔡昊延告诉她,可以通过灵活就业者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方式买房,作为本科毕业10年内的青年人才,还可以享受“筑梦苏城”青年人才贷款支持政策,贷款额度可以上浮50%,单人最高可贷180万元,家庭最高可贷款225万元。按照贷款30年计算,相比商业贷款,可以少还利息超14万元。小陈当场就开户并缴存了人生第一笔公积金。

  当下,正值毕业季,小陈的公积金缴纳可以和单位缴纳无缝衔接,并且已经缴纳满6个月的她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了,她不需要再等待,毕业后就能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她说:“我的愿望就是在苏州有套自己的房子,梦想很快可以成真了。”

  不仅仅是苏州、重庆,今年以来,多地都在探索灵活就业人员的公积金缴存,放开这个群体的缴存条件,让更多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到住房公积金的优惠。

  然而,作为一个新事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仍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蔡昊延说,关键是要通过多方面发力,将已有的政策送到有需求的灵活就业者手里,更好地助力他们实现“安居梦”。

  同时,他也关注到,灵活就业群体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大,更偏好自由缴存的方式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他们希望,试点政策向提高贷款支持力度、优化缴存和提取方式等方面改革。

  当下,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对试点政策仍不了解、不熟悉,有人担心缴存后不能提取,也有人担心缴存后能否获得贷款,影响了参与的积极性。

  张化友关注到,就业收入和购房预期的变化,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缴存的意愿产生较大影响。

  6月7日起,重庆调整了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将主要试点产品的起贷期限由缴满24个月缩短至缴满12个月,贷款倍数提高至20倍,更好满足灵活就业群体的住房贷款需求。

  “让制度红利惠及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张化友表示,重庆将进一步优化缴存方式,优化政策设计,既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在缴存途中随时提取退出,也支持租房提取后不影响贷款资格,助力新市民、青年人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无缘

635646